媒体报道
理财观察:杠杆化生存 外资投连领涨真相
闪电上涨前必须在场!这是一家不无“嚣张”的阳光私募对这一波400点反弹行情发出的呐喊。
2012年12月,上证指数暴涨超过15%,但本刊统计的54只进取型投连账户中,却只有区区6只账户同期收益超过15%,而其余近50只账户中的大多数同期收益在10%-15%之间,而包括中国人寿旗下两只进取账户在内的6只账户期间涨幅却不足10%,尤其是信诚季季长红利账户、合众进取型账户和海康创富优选精彩型账户,期间涨幅甚至低于5%。
令人更为惊诧的是,闪电上涨前就埋伏在场的,除泰康人寿旗下明星账户外,几乎都是一群并不以投资见长的外资公司:其中中意人寿积极进取型账户创下单月23.48%的最高涨幅!
外资的杠杆生存
无论如何,这一场意外的盛宴对外资公司而言几乎可以称为奇迹。
原因在于,前者面对的是比中资同业更狭窄的投资渠道,尽管保险资金可以投资股票,但外资寿险公司投连账户多成立于2007年甚至更早以前,大多只能透过各类基金染指股市,且有相当部分的账户是完全不做仓位管理的被动型投资账户,这些都意味着后者几乎不可能获得超越股指的超额收益。
这在不远的过去,还几乎是不可颠覆的事实:就以投连险而言,外资寿险的业绩一直乏善可陈,而中资如泰康一直是长期业绩的常胜将军,尽管2012年其明星账户以小幅负收益收场,但成立约10年间仍然有十倍多的优秀回报;与此境遇截然不同的是,合资寿险公司中累计收益最高的工银安盛人寿,在2003年1月-2012年12月31日的十年间,则收获到3.06的累计净值,累计收益不过206%。
而除泰康之外,大中型中资寿险公司如新华、国寿、太平、生命等公司也常常有惊人收益的账户一鸣惊人。
至于万能险结算利率,除瑞泰人寿、中意人寿、中航三星等少数几家外资公司,多数外资寿险公司各期结算利率水平均远远低于同业平均。
言归正传。按以上种种可以推算,2012年外资寿险的成功反扑显然依赖的不是传统投资路径。
中意人寿积极进取账户远超大盘的业绩是一个具有解剖价值的典型案例,12月该账户取得23.48%的惊人收益已经完全超出了一般股票型基金的能力范围——统计数据显示,同期上涨最猛的指数基金为国泰上证180ETF,期间收益25%左右,除此之外无论指数基金还是一般股票型基金的涨幅大多不能超越中意积极进取账户。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程度的杠杆作用下,分级股票型基金的进取份额(B份额)同期以倍数于指数涨幅的幅度暴涨,除最夸张的申万进取期间收益接近130%之外,大面积的进取份额涨幅在30%~50%之间——倘若考虑到仓位因素,这大概是仅有可以匹配中意积极进取账户收益的投资对象。
更进一步的印证是,分级基金进取份额暴涨暴跌的走势特征也刚好与该账户此前相当长时间内的走势相吻合,截至12月31日,尽管12月份单月暴涨22%,但在近半年的区间里,该账户净值则下跌17%,同期上证指数甚至略有上涨。
同期,光大永明旗下进取型账户录得15.23%的正收益,但却完全没有像前者那般激情行走:截至2012年底,该账户全年仍然取得10.42%的正收益,位列所有投连账户之第四位。
这样淡定而稳健的业绩也令其行踪显得更加难以捉摸——理论上的确存在通过配置指数基金而实现抗衡大盘涨幅业绩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永明可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中方股东光大集团,旗下拥有光大保德信基金、光大证券(601788,股吧)等许多金融牌照。尤其是光大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在风雨飘摇的2012年收获了最稳的收益,全年多只产品收益超过10%,而在12月反弹期间也有不错的成绩。
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光大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以债券型产品光大阳光5号为典型代表,精准捕捉到2012年以来分级债券型基金B份额的暴涨机会,净值稳稳上涨直到年底录得近15%的收益;同期该公司旗下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如光大阳光6号等,尽管走势较为平稳,但终究仍是依赖2012年最后一个月的行情方才维持了两位数的业绩增长——而这种路径,与光大永明进取型账户显得不无相似。
国寿“投诚”
错过了上涨,却没有错过下跌,这是困扰了国寿裕丰精选价值账户整个2012年的难题。本刊统计数据显示,国寿2012年全年净值下跌21.38%,是中资投连账户中跌幅最大的一只;至于2012年12月份的强劲上涨,国寿旗下两只进取型账户双双乏力,期间涨幅不超过10%,位列同类账户之末流,甚至逊于该公司旗下平衡型投资账户。
在差强人意的业绩之下,是国寿进取账户对于前景的悲观:12月末股票配置约67%的国寿裕丰进取股票账户,虽然保持了中性偏进取的资产配置,却认为未来经济数据将进一步好转,但持续时间仍有待观察,同时,在银行股等周期性行业估值已大幅修正的情况下,大盘继续上涨需充分的流动性支持,目前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下一步,该账户拟继续淡化仓位控制,力争在个股选择上有所突破。
同期,国寿裕丰精选价值账户表达了与前者类似的担忧,称市场估值已处于合理位置,同时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已复苏企稳,短期内上升趋势能够持续一定时间,但由于改革路线仍不明晰、影子银行带来的资金成本高企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及证券市场供给压力继续存在等原因,长期趋势性机会仍不存在。“下一步,该账户将继续加强研究,择机进行投资操作。”
公开资料显示,该账户在11月底时曾经从几近零仓位大幅加仓到50%左右的基金配置,但到12月末时已经再次手握近90%占比的现金类资产,基金配置仅10%左右。
可惜的是,2013年以来的走势并不若国寿投资经理预料的那般悲观,1月份上涨指数再次上涨近10%,前期看淡市场的国寿旗下两只进取型账户期间收益再次大幅落后股指,分别为3.75%和2.35%。
值得注意的是,急促的升温再次令国寿裕丰精选价值账户的基金经理发生动摇,1月份国寿进取股票账户基于先前判断小幅减仓至5成左右,但12月底几乎空仓的精选价值账户却一下子配置了接近85%的基金资产,并转而乐观表示:“宏观经济数据回暖迹象明显,政策面也比较积极,风险溢价回落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本轮行情预计可以持续。”
聚焦: 中意人寿企业宣传手册